五一假期是出游的高峰期,但旅途中的意外伤害可能让美好计划瞬间“泡汤”。无论是爬山涉水还是城市漫游,掌握科学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。这份涵盖外伤、急病、过敏、中暑等常见意外的应急攻略,助你从容应对突发状况,安全出行! (图 | 千图网)出血 小伤口:用干净纱布或手帕按压止血,抬高伤肢至高于心脏位置。 大动脉出血:立即指压近心端动脉(如肱动脉、股动脉),并迅速用止血带或弹性布料扎紧(每隔30分钟松解1次)。 药物辅助:云南白药可辅助止血,但需遵医嘱使用。 关节扭伤或骨折 扭伤:立即冰敷15-20分钟,避免按摩和热敷,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恢复。 疑似骨折:固定患肢,减少移动,尽快就医。 小腿抽筋 伸直腿部,用手扳脚掌向身体方向拉伸,或按压膝盖后侧腘窝处的肌肉根部。 02急症应对:肠胃炎、心绞痛、溺水 (图 | 千图网) 急性肠胃炎 补液防脱水:饮用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,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。 药物缓解:蒙脱石散止泻,黄连素抗菌,严重时需就医。 心绞痛或心脏不适 立即休息,松开衣领,舌下含服硝酸甘油(血压正常者),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速拨120。 溺水急救 救上岸后清除口鼻异物,若呼吸心跳停止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按压30次+人工呼吸2次),并持续至专业救援到达。 03环境伤害:中暑、晒伤、蚊虫叮咬 (图 | 千图网) 中暑 转移至阴凉处,解开衣物,用湿毛巾擦拭降温,补充淡盐水。重度中暑(体温超40℃、昏迷)需立即送医。 晒伤 冷敷患处,涂抹芦荟胶或炉甘石洗剂,避免抓破水泡,严重时就医。 蚊虫叮咬与蜇伤 蜜蜂蜇伤:用卡片刮除毒刺,肥皂水清洗,冰敷消肿;马蜂蜇伤:直接冰敷,警惕过敏反应。 蜱虫吸附:用镊子垂直拔出,避免硬拽,消毒后观察是否发热。 04过敏与中毒:食物、花粉、野味 (图 | 千图网) 食物中毒 停止进食,保留可疑食物样本,轻微症状可催吐(意识清醒者),严重时立即就医。 野菜中毒案例:如误食杜鹃花可能导致呕吐、休克,需紧急送医。 过敏反应 脱离过敏原(如花粉、食物),服用抗组胺药(如氯雷他定),出现呼吸困难、休克时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笔并拨打120。 05行前必备:急救包与防护贴士 药品:晕车药、止泻药、抗过敏药、止痛药、慢性病药物。 工具:创可贴、碘伏棉签、弹性绷带、冰袋、驱蚊液。 预防措施 避免空腹乘车,晕车者可按压内关穴(腕横纹上3指)或闻橘子皮缓解。 登山穿长袖长裤,海边游玩定时补涂防晒霜,随身携带防暑香包(艾叶、薄荷等)。 |